“群英圩周边地势较低,很容易形成内涝,必须时刻关注。”走在乌飞塘社区群英圩堤坝上,便能看到那一抹抹风雨中来回巡堤查险的红色身影,他们就是南京市法院团委书记、民二庭法官助理,溧水区和凤镇乌飞塘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文与他的防汛队员们。
近日,南京市恰逢梅雨季,强降雨的到来也意味着防汛压力也大大增加。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孙建文闻“汛”而动、向“雨”而行,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排头兵”,与党员干部、社区居民携手并肩,共同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汛安全防线。
面对持续高位的石臼湖水位,孙建文深知,防汛工作不仅需要久久为功,更要人心凝聚。因此,从防汛工作启动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自己完全融入了社区,与居民们同吃同住,并积极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通过“亮身份、作表率、争先锋”等方式,把党员组织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在防汛一线勇担当、作表率,扛牢“先锋旗帜”。
“我是驻村‘第一书记’,也是一名党员,防汛工作是我责无旁贷的职责。”孙建文表示。自防汛工作启动以来,他坚持每天深入一线,带领防汛队员查看水情、险情,指挥调度防汛物资和人员,同时,他还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和社会力量,为社区提供必要的防汛物资和技术支持,确保防汛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在防汛的间隙,孙建文也一直将社区居民的安全问题以及生产生活问题放在心上。连日来,他利用休息时间带领防汛队员、网格员挨家入户进行拜访,每到一户,孙建文都详细询问房屋是否有漏雨及渗水等情况,并到屋里田间实地查看有没有出现安全隐患和作物受灾情况。排查询问完后,孙建文便会宣传防汛排涝知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有时候一大早,天刚亮,孙书记就开始入户走访,尤其是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孙书记走访的次数最多。”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内涝灾害,孙建文更是冲锋在前,与社区居民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排涝工作中。他亲自上阵,带领大家搬运沙袋、加固堤坝、疏通排水渠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当南京市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开始下调时,孙建文也没有掉以轻心,他表示:“最近这几天都是晴好天气,水位也在看着慢慢下降,这是个好消息。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越是退水越是不能松懈,要守好岗,尽好责,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