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芮家村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领到了一份由溧水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颁发的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流转期限为10年。这是溧水区发出的首张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也是南京市今年的首张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晶桥镇紧扣溧水区“一镇街一特色”改革要求,以高效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为重点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大胆闯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老旧房子书写“诗和远方”
身穿战袍、脚跨战马、手握兵器、背插旌旗……在石山下村新建的非遗展示馆,当地泥塑艺术非遗传人制作的晶桥镇西宋马灯文化栩栩如生。西宋马灯是江苏省非物质遗产,起于明朝万历年代兴于清朝,集武术与舞蹈表演于一体,传承至今。石山下村非遗展馆集中展示了晶桥镇雨花茶、西宋马灯、石山下特色糕团、麦芽糖等国家、省、市、区级非遗技艺,结合互动体验和儿童手工坊,让游客体验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
芮家社区石山下村先后入选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游客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石山下村交易的闲置农房房屋总面积77.89平方米,使用期限为10年,成交金额7.2万元。流转鉴证书显示,使用权流出方为当地村民刘某,流入方为芮家社区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南京溧水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此处闲置农房流转后被打造成为集非遗展示馆(包含马灯道具展示、麦芽糖、竹编、剪纸等非遗手工互动)、农产品展销中心、电商直播基地于一体的展示中心,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还获得了全市首例以农房使用权为抵押物的融资贷款5万元。闲置农房使用权的成功流转,标志着在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开拓了新的路径。
34亩乡村闲置地“孵出”5亿元大项目
今年8月1日,溧水晶桥镇总投资5亿元的太阳庄猎狐科技运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南京市首宗由民营企业竞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项目,成为溧水区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典范案例。
太阳庄猎狐科技运动基地项目位于晶桥镇仙坛村,该项目建设分为核心区、健康运动、休闲养生三大板块。建设团建运动基地、研发培训基地、无人与越野体验基地,打造田园休闲、丘陵运动的军民融合示范区。其中核心区主要包括5栋主体建筑,配套办公楼、住宿餐饮、培训楼等。该项目与晶桥镇健康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预计在202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600人就业,有力推进晶桥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总用地面积34.01亩,成交价款合计2175万元,亩均出让价约64万元,其中仙坛村集体收益约825万元,魏家组集体收益约270万元。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沉睡资源”被唤醒,描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废旧危房变身乡居民宿
秋意渐浓,在晶桥镇芝山村综合社曹庄富硒生态园里,富硒果园瓜果飘香,有机水稻生机盎然,一间间设计精美、古朴自然的民宿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井山民宿原为芝山村曹庄小学旧址,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原状破烂不堪,原建筑物都已成为危房,严重影响了人生安全和园区景观。芝山村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经过村两委集体研究和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及民意的广泛征询,一致决定将原曹庄小学集体土地入市、农民入股,统一流转到芝山村综合社,改建井山民宿,沉睡的土地终于被唤醒,确保了村集体、村民收益可持续。
井山民宿今年春节前还将推出74间客房,为广大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目前,曹庄富硒生态园已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2022年,芝山村综合社增加村民务工及土地分红收入750万元,村集体收入1406万元,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4万元。2022年,芝山村成功入选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