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的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三产协同的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实现超常规突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江苏传媒大学等高校相继入驻,江苏广电石湫影视基地正式开放,“文体艺”综合类文化艺术村、红土航空等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当下的石湫,正锁定“文艺科教新城”的发展愿景,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打造一座生态宜居、产教融合、文艺活力的现代化新城。
生态宜居
新城面貌焕然一新 优良的生态本底为石湫新城建设提供天然优势。近年来,石湫街道按照都市化标准,高标准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培育重点特色功能板块,提升城镇发展空间,完善各项公共服务。
目前,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石山公园已验收开放,石湫中心幼儿园、石湫中心小学均已建成,影城新苑、湫湾居、影都雅苑等现代化小区作为安置房,陆续交付入住,居住条件大大提升。此外,石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也建成投用,可实现“一站式”服务。 一座现代化新城逐渐从蓝图变成现实,随着新城发展,石湫城市建设瞄准更高标准。据了解,今年初,街道正式启动石湫文艺科教城规划,制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构建“一轴一环、两心四片”的城乡空间新格局,结合溧水区一、二级旅游环线,串联西横山景区、小茅山景区、环山河风景区、石臼湖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文旅节点,形成主干旅游环线。
“我们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两心四片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多元融合塑造现代化名片上走在前列。”石湫街道党工委书记樊斌表示,石湫一方面依托辖区高校优质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群,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另一方面以石湫文艺科教新城全域为主中心,明觉社区为副中心,带动山、水、林、田、湖、村共生的四个片区协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城市,集聚高端人才促进现代化发展,培育文化创意激发现代化风采。
产教融合
激发产业发展新优势 今年5月20日,南京艺术学院溧水校区正式签约落户石湫街道,这是入驻石湫街道的第三所高校,紧接着,江苏传媒学院(筹)、江苏戏剧学院也已确定落户石湫。此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溧水校区相继建成投用。
近年来,石湫街道成功引进一批高等院校。未来,五所大学将带来约5万的高素质人口。街道将以“两落地一融合”为导向,引导经济发展转型,成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该街道围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总部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54.13亿元。 依托辖区内高校优质资源,石湫街道推动区域机械刀具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同时,石湫街道还积极布局临空产业,打造涵盖基地运行中心、货运物流运输、航空食品生产、模拟机培训、酒店、航空培训学校等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
文化产业是石湫街道的另一特色产业。近年来,该街道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的文化影视类企业和文艺人才工作室。截至目前,落户园区的文化企业和工作室共计825家。2019年,街道文创企业实现开票收入9.6亿元,税收2.86亿元。
樊斌表示,石湫街道将紧紧围绕“文艺科教新城”发展定位,在新城建设上持续发力。一是拓展新城格局,加快打造生态宜居之城、产教融合之城和文艺活力之城,充分激发新城活力。二是挖掘科教优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下功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三是聚力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石湫中心卫生院、明觉小学等民生项目建设和改造工作,坚决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步入幸福小康新生活。